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,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。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,跟习用语、谚语相近,但是也略有区别。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“皂”字开头的成语 「皂白不分」(皂字开头的成语),欢迎大家分享。
成语“皂白不分”的词条介绍
成语读音:zào bái bù fēn
成语简拼:ZBBF
成语注音:ㄗㄠˋ ㄅㄞˊ ㄅㄨˋ ㄈㄣ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感**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
成语年代:近代成语
近义词:是非不分、黑白不分、泾渭不分
反义词:黑白分明、是非分明、泾渭分明
成语出处:清 林则徐《札澳门同知传谕义律准驳条款》:“不得混入驱逐奸夷之内,纷纷回澳,致令皂白不分,自取玷辱。” 内容来自36文网:36ting.cn
成语解释:不分黑白,不分是非。
成语用法:皂白不分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成语造句:李六如《六十年的变迁》第六章:“在另外一部分无所谓的士兵,觉得皂白不分。”
成语谜语:盲人下围棋
成语“皂白不分”的拓展介绍
1. 皂白不分是什么意思
皂白不分
皂白不分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zào bái bù fēn,是指不分黑白,不分是非。
中文名
皂白不分
发 音
zào bái bù fēn
释 义
不分黑白,不分是非
出 处
《诗经·大雅·桑柔》内容来自36文网:36ting.cn
2. 皂白不分是什么意思
皂白不分
皂白不分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zào bái bù fēn,是指不分黑白,不分是非。
中文名
皂白不分
发 音
zào bái bù fēn
释 义
不分黑白,不分是非
出 处
《诗经·大雅·桑柔》内容来自36文网:36ting.cn
3. 皂白不分是什么意思
皂白不分
皂白不分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zào
bái
bù
fēn,是指不分黑白,不分是非。
中文名
皂白不分
发
音
zào
bái
bù
fēn
释
义
不分黑白,不分是非
出
处
《诗经·大雅·桑柔》内容来自36文网:36ting.cn
4. 皂白不分是什么意思
皂白不分
皂白不分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zào
bái
bù
fēn,是指不分黑白,不分是非。
中文名
皂白不分
发
音
zào
bái
bù
fēn
释
义
不分黑白,不分是非
出
处
《诗经·大雅·桑柔》内容来自36文网:36ting.cn
5. 皂白不分,为非作歹
中文名:皂白不分发 音:zào bái bù fēn释 义 :不分黑白,不分是非出 处 :《诗经·大雅·桑柔》
内容来自36文网:36ting.cn
6. 皂白不分,为非作歹
中文名:皂白不分发 音:zào bái bù fēn释 义 :不分黑白,不分是非出 处 :《诗经·大雅·桑柔》
内容来自36文网:36ting.cn
7. 暗中下围棋。→谜底:皂白不分
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曹操转胎—疑心重 曹操用人—唯才是举
内容来自36文网:36ting.cn
8. (成语)什么不分
混沌不分 混沌:亦作“浑沌”,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。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。后常用以表示愚昧无知。泾渭不分 比喻好坏不分,是非不明。五谷不分 五谷:通常指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。指不参加劳动,不能辨别五谷。形容脱离生产劳动,缺乏生产知识。玉石不分 比喻好坏不分。皂白不分 不分黑白,不分是非。白黑不分 比喻清浊混乱,是非不明。良莠不分 莠:狗尾草,很象谷子,常混在禾苗中。好人坏人都有,混杂在一起,难以分辨。轩轾不分 轩轾:古代车子前高后低叫轩,前低后高叫轾。不分高下、轻重。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。
内容来自36文网:36ting.cn
9. 暗中下围棋。→谜底:皂白不分
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曹操转胎—疑心重 曹操用人—唯才是举
内容来自36文网:36ting.cn
10. (成语)什么不分
混沌不分 混沌:亦作“浑沌”,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。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。后常用以表示愚昧无知。泾渭不分 比喻好坏不分,是非不明。五谷不分 五谷:通常指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。指不参加劳动,不能辨别五谷。形容脱离生产劳动,缺乏生产知识。玉石不分 比喻好坏不分。皂白不分 不分黑白,不分是非。白黑不分 比喻清浊混乱,是非不明。良莠不分 莠:狗尾草,很象谷子,常混在禾苗中。好人坏人都有,混杂在一起,难以分辨。轩轾不分 轩轾:古代车子前高后低叫轩,前低后高叫轾。不分高下、轻重。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。
内容来自36文网:36ting.cn
“皂”字开头的成语 「皂白不分」文章就到这里了,字数约2265字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我们小编后面会继续推荐“皂”字开头的成语 「皂白不分」相关内容,在此感谢你花时间阅读,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就找本网站。